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今日关注
个人 企业 

减税降费持续利好小微企业融资

发布日期:2017-11-22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河北省毛皮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 2066

  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此外,两部门印发《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继续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政策预期,未来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贷款变得划算,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将得到进一步松弛。此外,小微企业增值税减免政策还将继续实施,旨在稳定他们的经营成本。何代欣建议,下一步应当继续改进和优化政策的科学性,加大减税降费执行力度和扩大监察监督范围,尽快明确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减税责任划分。

  减税降费持续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与以往相关政策相比,此次两份文件的发布对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而言有何意义?

  何代欣:应该讲,此次两部委联合发布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支持和增值税减免的税收政策,是过去5年来,我国利用财税政策,不断支持小微发展战略的延续。更体现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减税降费,依然处于持续推进的阶段,而且面向具体对象的减税降费举措还在升级。因为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都很清晰地表明,小微发展是经济活力的直接体现。减税降费是为未来培育经济支柱的直接行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我们看到大量电商及产业链上的相关收获颇丰。殊不知,十年前、二十年前,今天的商业巨擘大都是那时的小微。正是不断地成长,才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今人栽树后人乘凉,体察小微现在的困境和压力,亟须为他们的成长搭路修桥、除虫施肥。

  具体到这两项政策,我们看到《关于支持小微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直接面向解决小微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未来25个月,金融机构给小微融资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使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收入的税收负担开始不同。如果按照政策预期,金融机构给小微贷款变得划算,小微的融资约束将得到进一步松弛。《关于延续小微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直接针对小微税收负担问题。营改增之后,部分小微的名义税率有所增加。为此,未来三年,小微增值税减免政策还将继续实施,旨在稳定他们的经营成本。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此次文件中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何代欣:此次文件的发布真正在供给侧利用政策发挥作用,指向小微的减税降费。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小微贷款,主要是收益一样的情况下,相对于信用好的大,部分小微的融资风险缺失要高一些。如果给小微贷款利息免税,意味着政府在财政层面给金融贷款提供了风险贴现——给贷款利率增加了一个补贴,为银行给小微贷款进行了一定的成本兜底。虽然与财政直接补贴小微相比,为贷款利息免税的方式要间接一些,但是这是通过政策手段,运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有益做法,对其他方面副作用也要小很多。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财政收支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下,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被放置在一个非常显著的位置。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发挥,不能只依靠财政直接支出,而是要靠相关的传导机制来实现。为小微贷款利息减税便是想传导给市场一个积极信号,为金融机构帮助小微提供实惠。此外,这次政策将金融机构将农户、小型、微型及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都纳入了免税范围。明确指出了农户的定义,以及小型、微型及个体工商户的属性特征,及时跟进了市场当中广义的小微范围,值得称道。

  税收政策与营商环境应两手抓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国家针对小微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小微优惠政策减税额均超1000亿元。尽管如此,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阻碍其发展,您认为,目前,对于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还应做哪些调整?

  何代欣:减税规模的增加,令小微收获颇丰。立足成绩,未来政策调整还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继续改进和优化政策的科学性。如这次扩大小微范围一样,逐步精确化减税范围、减税门槛和减税内容,让政策目标更加明确。减少信息模糊造成的市场误读和执行部门困难。其次,加大减税降费执行力度和扩大监察监督范围。好的政策在执行的时候才能体现。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政策的最难点。执行部门有自己的难处,政策当局要有所考虑。彼此配合有效监督才可能真正落实减税降费。最后,尽快明确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减税责任划分。减税降费会直接削减财政收入。各地财力不一样,中央与地方的分担也应有所不同。转移支付是填补财力空缺的重要手段。改革时期,应该重启地方与中央支撑减税的能力评估,协调好支出责任。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减税之外,还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小微融资难题,进一步激发小微发展活力?

  何代欣:小微融资难还有金融市场不完善的问题、经营不透明的问题以及营商环境整体需要改善的问题。首先,激活市场的金融机制。让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借款人有积极性去选择和甄别值得投入的小微。其次,鼓励透明经营。这不仅是树立市场形象,增加无形资本的重要举措,而且有利于减少金融风险,降低市场融资活动的不确定性。最后,改善营商环境要继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些小微不善于、不注意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一些政府部门不乐意、不主动为小微提供服务,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运用联合会整合小微“声音”,建立专门负责对接小微的部门,都有利于彼此沟通。这是不断向上级乃至中央反馈小微困难,解决其实际问题的有效做法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