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今日关注
个人 企业 

疫情后期,如何将购物欲变成销售额?

发布日期:2020-4-27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王晓然、刘卓澜  来源: 北京商报   点击 1903

 即将来临的“五一”长假不仅是十年来首次5天假期,更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首个5天小长假。面对这一利好,商场们会出现“补偿性消费”吗?

  假日消费仍将主攻线上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对疫情的防控仍未松懈,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受疫情影响,居民活动长期受限、消费被抑制,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成为各大商超消费市场回暖的重要节点。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商家们把大部分的假日活动转向线上渠道。记者获悉,三里屯太古里会在抖音号上进行品牌商品直播,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直播商品可享受多倍积分活动;中粮·祥云小镇将于5月1日上线大悦城原创IP活动嗨新节,以线上线下同步年中折扣释放消费需求;北京朝阳合生汇将在“五一”期间通过“云购物”促进线上消费,如通过直播平台开启直播带货,以及与服装协会共同打造“云秀场”;印力集团计划“五一”的时候上线小程序,基于原来的会员服务、积分商城的基础上,小程序可以接入直播、线下商城、活动报名、秒杀、主题区、社区团购等营销和服务功能。

  线下以场景创新吸客,加大文娱业态的活跃度。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活跃线下门店消费,带动附近餐饮和娱乐业的消费增长。

  “补偿性消费”会出现吗?

  记者走访多家商场看到,虽然目前商场内客流日渐增加,但提袋率却不高。其中,记者4月18日中午在蓝色港湾看到,该项目中央喷泉区域因打造了儿童游乐区域,所以导致客流较为密集,多数为家庭消费者和出来放风的人们。一位年龄为26岁的消费者直言表示,“因在北京工作身边没有家人,平时除了工作和宅在家里,也没有其余事情可以做,所以抽空会出来走走”。还有一位年龄为30岁的消费者表示,原本想在商场买一些换季新装,但在逛街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女装和快时尚品牌都没有应季新装,打折的也多为秋冬款服饰,所以买不到合适的东西。

  同时,记者通过王府井商会获悉,王府井大街的商户在疫情初期和高峰期时受到重创,严重时商家的客流、销售同比下降95%,直至三月和四月才有所恢复,目前销售恢复为同期的一半左右。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疫情也成为了商业企业的试金石,在当下体验为王的消费观中,多家商业内部人士反映线上渠道仅是杯水车薪。印力集团商管中心总经理陆杨指出,购物中心如果要做线上卖货这件事情,其实不能再往平台型或货架型的定位去做,因为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已有的电商相比并没有优势。跟百货相比,在化妆品、精品零售上同样不占优势,购物中心应发挥自身强体验、强关系的优势,把活动、体验、会员权益、线上销售进行结合,凸显社交电商的定位。

  线下消费回流主要还是取决于疫情进展,但商家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利用疫情期间对场内的业态模式、软硬件设施进行较大的调整,转型为具有休闲、文化、娱乐、体验、时尚的商业模式。在等待疫情有更好缓解的过程中,以新面貌去迎接消费者,这样更利于疫情后业绩、客流的回升。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