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疫情对泉州消费市场影响较大,尤其是2、3月份零售、餐饮等行业线下销售进入“速冻”模式。市商务局积极引导线上消费,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通过替代补充传统线下模式,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收缩形成了对冲作用。1-4月,泉州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21.2亿元,增长17.8%,排名居福建省第一。其中4月单月网络零售额达239.7亿元,增长41.2%。
网红经济助推产业发展
疫情期间,泉州市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传统产品通过淘宝、京东、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线上直播、展播模式弥补了实体销售的损失,借助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导入,在各电商销售平台站稳了脚跟。1-4月,全市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传统产品的网络零售额359.1亿元,增长26.1%。特别是在4月份举办“泉州线上产业直播节”,开展县市长领军直播、品牌企业直播和全民参与直播活动,当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传统产品实现网络零售额140.6亿元,增长39.6%;日用品实现网络零售额25.3亿元,增长24.7%;家具实现网络零售额13.7亿元,增长22.2%。
农产品线上“突围”
因受疫情影响,很多农产品出现滞销,而电商销售、带货直播等新业态有力推动了农产品“上行”,不仅增加了农户收益,激发特色产业活力,同时也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4月,泉州市农村网络零售额460.2亿元,增长18.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1亿元,增长39.7%。仅3月和4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64.4%和68.7%。
社区生活必需品团购骤然兴起
今年来,泉州市社区电商销售额大幅上涨。如新华都通过“饿了么”、“淘鲜达”平台实现无接触配送,一季度实现线上销售近3000万元,增长145%;洛江大润发超市疫情期间线上日均订单增长105%。
餐饮行业开始回暖
新冠疫情对全市餐饮消费影响较大,虽然很多餐饮企业采用“小程序下单”“零接触配送”等形式配送上门,实现特殊时期“无接触”消费,但2月份和3月份在线餐饮的网络零售额仅为1.53亿元和2.81亿元,分别下降77.9%和60.4%。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全面复工复产,餐饮行业开始回暖,4月在线餐饮的网络零售额为4.49亿元,降幅缩窄到24.1%。
据泉州市商务局介绍,下一步,泉州市一是继续做热线上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回暖。同时在现有产播基地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建设更多产业直播基地。二是结合拼多多月度大促活动,助推陶瓷、鞋服、茶叶、水暖等泉州优质产品线上销售,力争全年泉州产品在拼多多平台销售额超1000亿元;联合阿里巴巴建设数字城市生活,引导商业街区(商圈)内商户实现“线上+线下”、“到店+到家”双向融合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拉动“新消费”。同时联合泉州市工信局于5月13日至26日举办“2020泉州天猫鞋靴网红直播大赛”;指导泉州跨境电商协会于5月22日举办“2020泉州跨境电商供货商直播节”。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2025-4-242家清河羊绒品牌获评“河北省著名品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