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大营镇位于衡水市南部,镇域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87个村、4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0万余人。大营是全国裘皮产业的发源地,自古被誉为“天下裘都”,该镇拥有一般纳税人企业1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年加工各类裘皮服装400多万件,畅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全镇共完成工业产值148.7亿元,外贸出口8.9亿美元,实现税收3.38亿元,税收占全县近三分之一,外贸出口额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
大营是衡水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发达试点镇,并于2018年3月被中央编办列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联系点。在深化乡镇改革工作中,大营镇始终坚持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核心,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有效破解了机构职责模糊、执法师出无名、程序繁琐等制约基层发展的桎梏,激发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原来的乡镇治理格局较“散”,党建是党建,其他工作是其他工作,融合性不强,凝聚力不够,力量不足。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大营镇建立健全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把党委工作重心转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环境上来,以“大党建”统领各类机构,成立了大营镇党群服务中心,制定了《大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千分制考核办法》和农村党员“双联双诺双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党委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次改革设立的党建工作办公室,通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仅有助于推动各机构部门协调运转、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有益于推动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为用权干事、服务群众带来了更大格局,提供了更高保障。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镇91个农村党支部和21个居民小区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100余名党员当先锋、挑重担,带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光,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表率。
二是统筹机构管理职能,部门设置更加合理。改革后,大营镇共设“五办、一队、一站、三中心”十个行政事业机构,承担镇党委、政府89项工作职责和上级下放的52项行政处罚权、84项行政权审批、37项公共服务权。通过改革,各机构工作职责和承担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实现了清单化管理,改变了过去“有的事项多个部门争着管理,有的事项互相推脱、无人管理”的弊端,部门职责更加明晰、设置更加合理。
三是优化服务最后一站,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通过在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同时,在全镇91个村、居全部建成了村级便民服务点,由村“两委”干部实行坐班,开展为民服务代办,并在十八行村便民服务点配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探索实行政务服务向村一级延伸工作。截止目前,已下放至镇一级的84项行政权审批、37项公共服务事项,在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已全部可以一站式办结;对未下放至乡镇一级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已全部落实镇、村全程代办,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时限,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
四是着眼全面快速精准,一线执法更加高效。依托覆盖全镇的监控管理平台,将全镇划分为21个一级网格和91个二级网格,实现了矛盾问题由“不告不理”为“主动发现”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了了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对多个部门的执法力量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对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分局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协调,上级下放的52项行政处罚权已全面承接到位,改变了过去乡镇“看得见、管不了”、县直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弊端,一线执法更加快速、精准、高效。今年以来,通过各级网格员日常监督、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中心平台推送,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已依法处置焚烧秸秆、倾倒垃圾、乱搭乱建等各类问题事项23件,全部得到快速处理。
五是充分调动人员潜能,创业激情更加高涨。本次改革,在人员管理方面最大的突破就是为事业人员的晋升开通了渠道,破解了多年来乡镇一线行政、事业人员上升渠道不一的弊端。通过改革,乡镇一线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主动作为、担当奋进的工作作风在全镇上下进一步凸显,同时,机关“五小”建设、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充分激发了基层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经济发展、精准脱贫、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员保障。
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是基层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近年来大营镇改革实践看,基层乡镇高素质专业人员短缺和乡镇一线“人才难留”问题已初步显现。很多乡镇一线的年轻工作人员,通过公开招考、遴选等方式走上了市县部门工作岗位,造成基层高学历年轻人才短缺。究其原因,无外乎乡镇上升空间有限、条件艰苦、待遇较低、工作事项繁冗几项原因。
二是权力下放需上下同步。从大营镇的前期实践看,一是基层新增权限下放初期,业务量大且工作人员对业务工作缺乏专业知识,对流程手续不熟悉,审批能力仍需锻炼。二是部分已经下放到乡镇的权利,特别是行政审批事项,虽然权利下放部门认可乡镇的审批,但其他部门不予认可,还要经过权利下放部门再次审批,造成资源浪费。
三是经过改革,部分部门已取消或合并,但上级部门还是只认改革前的部门公章,对改革后新设置部门公章不认可。
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各项待遇保障。基层要想留住人才,需要在工资收入和上升空间等方面拿出实打实的保障,打造综合“待遇高地”,形成“人才洼地”效应,确保基层人才进的来、留得住。
二是积极稳妥做好人事调整和富余人员分流。这些年,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受身份限制,丧失了个人进步的空间,致使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次机构改革给事业人员晋升开通了渠道,对大家来说是下了一场及时雨。建议上级对乡镇工作人员进一步放宽身份限制,为大家提供公平竞争的空间,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尽快完善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制度。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权力,乡镇需要配套相应的的人力和物力,在进行行政权力下放的同时,应配套相应的经费保障。
四是权力下放县直相关部门仍需后续跟进。县直相关部门仍需加强对下放审批事项及执法权力的后续跟进及业务指导,帮助乡镇尽快熟悉流程。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5-9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闭幕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4“白沟箱包”闪耀第137届广交会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