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发布公报说,该中心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大规模培养真菌菌丝体,用菌丝体生产的革类材料可替代动物皮革或合成革。
真菌菌丝体由许多分枝状的菌丝集合构成,常存活于土壤、木材或其他基质中,它可作为生物原材料加工制成革类材料。据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介绍,目前菌丝体是在尺寸有限的平板上培养,因此增加其尺寸和产量一直非常困难。该中心研发的新技术可以克服这一限制。
公报解释说,利用新技术,菌丝体可在普通的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发酵培养,类似的工艺已在食品、化工和制药行业广泛使用。生物反应器培养的菌丝体很容易扩大到工业生产所需的产量,且其加工而成的革类材料质量稳定、成本较低。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盖佐·西尔沃伊在公报中表示,这种新型材料具有皮革般的外观和质感,像动物皮革一样坚固。目前,该中心科研团队正在探索在服装、鞋履和配饰等领域应用菌丝体制造的革类材料,并尝试通过生物方法提高材料的抗撕裂和磨损强度。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5-14《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经费管理规定》发布
2025-5-1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2025-5-9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闭幕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15“市场采购+”助白沟箱包“出海”
2025-5-15无极皮革年产值突破353亿元
2025-5-12无极县2025年牛皮革行业政企沟通联席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