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国鞋都鞋类采购节2021秋冬订货会、2021中国鞋都·女鞋秋冬鞋交会和鞋盟汇2021秋冬鞋类交易会三大订货会相继召开,国内外众多优质的鞋企与知名品牌采购商齐聚温州,订单量屡创新高。三大订货会共开出订单2400万双,总成交金额突破24亿元。
“迭代升级”焕发市场活力
举办全国性的鞋类采购节,温州具备先天优势,可谓水到渠成。
一组数据显示,温州市制鞋业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50多万,全年生产各类鞋子超过10亿双,年产值达400亿元。
经过市场大浪淘沙,当下的温州鞋企正经历华丽蝶变不断向智造升级。“鞋企早已不是‘人工缝线、手制上胶’的样子,我们将一些工艺要求较高的技术岗位,改由机器人执行,智能化改造成效明显。”市鞋革行业协会会长潘建中介绍,随着制造品质的不断提升,即便去年全球疫情蔓延,也挡不住海外订单的热情。
完善的产业制造链使各类人才、研发、设计等机构纷纷落户温州各类制鞋产业园。早在两年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落户“中国鞋都”二期,主导建立鞋类设计研发与智能制造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在家门口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和设计支撑。同时,一批布局于鞋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化项目正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效益更加凸显。作为温州西部鞋服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代表性项目,鹿城大都市女鞋智造基地自建设以来,该园以“智造”之魂加速崛起,产业集聚之下,吸引全国各地鞋企入驻,为中国鞋都核心区的扩容提质注入强劲动能。
潘建中称,随着温州制造业的迭代升级,通过举办各类鞋类采购节,实现与全国各地制鞋企业优势互补,做优做强本地产业链。这几年鞋类采购节溢出效应不断显现,温州市鞋企加快研发设计、贸易等各方面的机构和厂商,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手段,进一步融合网红直播因素,实现产业发展中的提档升级,不少制鞋企业主坚信,假以时日,鞋都鞋类采购节将成为全国性鞋类品牌采购节的一张金名片。
不仅卖产品更要卖品牌
十几年前,在一家为国际大牌代工的温州鞋厂里,把一个大牌的经典标识缝在鞋帮上,这双鞋在美国沃尔玛的价格是100多美元,而工厂从每双鞋中获利15元。很多消费者或许并不知情,那些他们追逐的时尚名品鞋,不少就是温州制造。
与之形成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温州生产了全国20%的皮鞋,其中多数是贴牌加工,真正创品牌的企业却不足百家。“重制造,轻流通”带来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曾让不少温州企业尝到“替他人做嫁衣裳”的无奈。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制鞋业持续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原来靠低价竞争的模式走入“天花板”,也催生了本土鞋企的品牌意识逐步提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以康奥、康奈、红蜻蜓等一批行业知名龙头企业为代表的鞋企快人一步,积极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同时,把品牌宣传的舞台和订货会搬到全国各地,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无论企业重心是放在产品研发、渠道开拓还是设计前沿上,这些知名鞋企殊途同归的方向,都指向了“品牌创新”。
“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再到客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提供过程,每个环节都决定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的成功销售。”市鞋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谢榕芳认为,把产品做到消费者心里去,才是品牌树立的开始,鞋类采购节全面展现了温州鞋的制造魅力,无疑是打响品牌的不可多得的渠道。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2-7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2025年工作要点
2024-12-10省协会发布“华斯裘皮城”等发展典型案例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4-12-9第23届中国·肃宁国际皮草交易会暨裘皮文化节开幕
2024-11-28枣强县委书记王悦调研裘皮服装服饰产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