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今日关注
个人 企业 

“堵”“疏”结合解决皮革行业发展痛点

发布日期:2022-1-7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史晓菲  来源: 消费日报   点击 1254

《含铬皮革废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堵”住废料非法滥用漏洞,“疏”通合理资源化利用途径


  记者日前从中国皮革协会获悉,由中国皮革协会作为承担单位之一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含铬皮革废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其规定了含铬皮革废料利用处置相关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对于含铬皮革废料利用和处置过程可能产生的废气及噪声等环境污染物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要求。业内认为,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可以“堵”住含铬皮革废料非法滥用的漏洞,另一方面也可以“疏”通其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堵”“疏”结合解决行业发展的痛点。

  制革加工中,在鞣制及切削过程的多次修边、削匀和磨革等机械加工过程均会产生含铬皮革废料。我国制革工业每年产生的皮革固体废物中,相当一部分为含铬皮革废料,所以,含铬皮革废料规范利用处置已成为促进皮革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皮革专家表示,含铬皮革废料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约占总重量的 95%)和氧化铬(约占总重量的2%—4%),其中,胶原蛋白是生产工业明胶、工业蛋白、含铬蛋白复鞣剂、再生革、植绒粉等产品的绝佳原料,“铬”可被回用于含铬复鞣剂,重新用于制革生产,从而减少铬资源的使用消耗,并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含铬皮革废料的再生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且市场需求旺盛,能够满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录》),皮革、毛皮鞣制及切削过程产生的含铬废碎料属于危险废物。同时,《名录》明确部分含铬皮革废碎料在特定环节满足相应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由于现阶段针对含铬皮革废料无害化利用处置缺乏系统的研究,含铬皮革废料利用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特征不明,其利用处置缺乏科学有效的污染控制依据。因此,制定相关标准能够为含铬皮革废料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指导相关单位规范利用和处置含铬皮革废料,避免污染转移或二次污染的产生,提升整个皮革行业的环境管理水平。

  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根据含铬皮革废料的类型和利用处置工艺,规定了废水、废气、噪声排放及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过程中应执行的采样和监测要求。另外,还规定了含铬皮革废料利用和处置设施所有者的环境管理要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制度、培训制度、记录制度、资料保存制度等,以确保全过程的污染控制。

  业者认为,标准规定了含铬皮革废料在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及监测制度要求,可作为有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本标准中的含铬皮革废料利用和处置技术为国内已实际应用的技术,是相对成熟、可靠、环境风险可控的工艺技术。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可以“堵”住含铬皮革废料非法滥用的漏洞,另一方面也可以“疏”通其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堵”“疏”结合解决行业发展的痛点。

  此外,据介绍,鉴于工业明胶和工业胶原蛋白粉具有的广泛用途,美国及欧洲等缺乏生产工业明胶及工业胶原蛋白粉的原料,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明胶、工业胶原蛋白粉及其产品,国际市场前景广阔。若将我国每年产生的含铬皮革废料全部进行资源化利用,预计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