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省外资讯
个人 企业 

北方鞋都:留住品牌根,产业转移求新生

发布日期:2022-3-1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点击 1432


  国家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一经发布,让包括安新县三台镇在内的这片土地一片欢腾。然而,三台鞋业集群处于新区规划起步区内,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北方鞋都面临一系列挑战。雄安新区规划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发展目标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是新区发展的基点,主导产业将主要围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高端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而鞋服产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行业,与新区的发展规划存在严重冲突,这将导致安新县鞋服配套产业萎缩,因此产业转型和转移势在必行。

  对于一个日臻成熟的大型特色产业集群来说,在其发展的关键历史节点,突发性事件对其造成的巨大冲击和威胁显而易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河北安新县三台镇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制鞋生产基地,不仅为鞋这个传统的消费产品引进了高技术,创造了省级名牌,形成了产业园区,还成立了安新县鞋服鞋材行业协会,为中国北方鞋服行业的规范化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河北安新县制鞋行业主要集中在三台镇,在2017年国家设立雄安新区之前,已经形成了完善而庞大的制鞋产业集群。

  “北方鞋都”,就是中国制造的缩影

  目前的“北方鞋都”,就是中国制造的缩影,主要总结为以下三个根本特征。(一) “北方鞋都”的优势,是聚焦细分市场的精耕细作。上世纪末,“北方鞋都”一手抓品牌代工业务,一手抓自有品牌批发业务,逐渐确立了市场地位,国内外众多品牌开始将批量订单转移至“北方鞋都”产区生产。与此同时,“北方鞋都”也培植了一批自有品牌,出现了一大批河北省著名商标。(二) “北方鞋都”的竞争力来自于全产业链的高效率。“差异化,全要素,低成本,高效率”,经过40余年行业沉淀,形成了国内最为齐全也最为高效的制鞋产业链,这也成了“北方鞋都”赖以生存发展的孵化器、看家宝和压舱石。(三) “北方鞋都”的生命线,存在于自成体系的生态圈。“北方鞋都”的现状, 就是生产制造基地的产业业态,就是专业产区,就是靠全产业链生存,就是对标供应链竞争,就是在比拼性价比、比拼快速反应、比拼要素成本和要素效率。

  “北方鞋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节点。产业转移既是历史性挑战,也是历史性机遇。从产区品牌到全价值链品牌的转折点,也正是“北方鞋都”的生死关。当“北方鞋都”遭遇国家战略,产业转移已是必然之路。面对雄安新区设立带来的产业转型转移的挑战,安新县鞋服鞋材行业协会致力于发挥政企纽带连接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界力量,加快鞋服鞋材产业转型升级,谋划鞋服新城项目。秉着互信互利,精诚合作理念,与地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支持雄安建设、服务雄安建设,推动鞋服鞋材资源整合、加快鞋服鞋材转型升级,力争打造雄安新区产业转移的示范性项目。

  向前一步,聚沙成堆,化茧为蝶

  从一个200亿产区到一个1000亿品牌矩阵,安新未来可期。

  (一)留住品牌留住根。按照安新县制鞋业行业协会和产业迁移目的地人民政府达成了战略共识,各方将进行产业深度研究、产业科学规划和产城专业建设,努力将雄安新区安新县“北方鞋都”三台鞋业集群的生产功能在当地落地,完成产区转移,实现“北方鞋都”存量盘的异地再造。

  (二)选对土壤选对路。在“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北方鞋都新三台鞋业小镇将从根本上改变了原三台鞋业“集而不群”的状况。按照目前的策划,新三台鞋业小镇”规划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预计引入1000家企业,投资超过500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将突破10亿双,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并将带动超过20万人就业。

  (三)再造生育再造种。导入“特色小镇战略”实现产业转移。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新形态,特色小镇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先进文明成果,无论是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的角度考虑,还是目前国家的政策安排角度考虑,都值得大力鼓励。产业特色化,城市主题化,运营品牌化,高标准规划,系统化打造,专业化管理,产区品牌再造和零售品牌孵化同步实现。


  (文章摘自《河北毛皮产业》2022年第1期  总第15期)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