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今日关注
个人 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中小微外贸企业自救

发布日期:2022-8-20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点击 1083

8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刊发了《中小微外贸企业自救》,内容如下:

2022 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出口行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压力。3 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深圳、上海等 " 外贸重镇 "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仍然存在,能源及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美欧等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剧,进一步压缩需求。此外,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汇率波动加大等因素也给外贸出口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中国外贸直面国内外困难挑战,顶住重压。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项 " 稳外贸 " 政策密集出台,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回升。

聚焦上半年中国外贸出口发展形势,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联合 XTransfer 于近期在沪正式发布《2022 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B2B)指数报告》(下称 " 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外贸在 2022 年上半年实现了逆境中的稳步前进,预计下半年中国外贸出口将进一步稳中提速、稳中提质,将为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全球展业提供重要指引和策略制定依据。报告认为,下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将释放更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同时随着 RCEP 合作深化、政策落地,RCEP 区域内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激发外贸发展活力。


1、中小微外贸企业展现非凡韧性和强大应变能力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 3.08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0.3%;出口 1.73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4.2%。

据报告,2022 年上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收款量同比增长 15.3%,高于海关总署发布的全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14.2% 的增幅。展现出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非凡的韧性和强大的应变能力。据调研方分析,4 月份以来,受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指数一度承压下行,但在 6 月份显著回升,传递出积极信号。一方面是因国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供应链恢复,积压性需求的释放一定程度强化了反弹的力度;另一方面和密集出台的稳经济、稳外贸政策密不可分。前不久,宁波政府组织商务包机飞往欧洲,36 名来自宁波、上海的企业代表,以及由宁波市商务局、宁波市外事办等部门组成的公务团组,乘坐包机航班,飞往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李斯特 · 费伦茨国际机场,开启赴欧稳订单之旅。

这种支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政府为企业组织包机的举措,让海外买家看到了中国外贸人的决心和力量。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韩杰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此次包机团组完成了往返欧洲的任务,既为企业自身发展拓市场、拓订单,又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出境商务往来蹚出一条新路。"除了帮助企业出海拿订单,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纾困帮扶政策,给外贸企业 " 减负 "" 增氧 ",同时为促进中国外贸稳中提质保驾护航。

此外,中小微外贸企业由于管理机制更为灵活,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报告认为,中国外贸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各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的有力推动下,预计下半年中国外贸出口将进一步稳中提速、稳中提质。从出口目的地来看,2022 年上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额前三大目的地区域依次为:北美、欧盟、东盟。

出口额增长率较高的贸易伙伴国家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南非、菲律宾等。整体看,我国对北美和东盟出口的持续高景气,是拉动出口稳步向好的重要动力。从出口产品类别来看,对于主要出口国家,交通设备和皮革及其制品的出口额增长最多,均同比增长 38.2%。医疗精密仪器、金属及其制品也都有大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生效已满半年。报告指出,我国向 RCEP 区域国家出口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同比增长 23.1%。这说明 RCEP 落地生效半年来,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为外贸企业降低关税成本、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新机遇,更为中国外贸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 RCEP 区域出口额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韩国、日本、越南。

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 RCEP 区域出口额增长率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从出口产品类别来看,对 RCEP 区域主要出口国家,交通设备及零配件、皮革及其制品以及医疗精密仪器出口大幅增长。受益于较低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和较好的本地优惠政策,以代工为主的制造业正在向部分 RCEP 区域国家转移,进一步推高了各类零配件和原材料的需求。2022 年上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对 RCEP 区域内多个贸易伙伴外贸出口均有增长。报告预计,下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对 RCEP 区域出口贸易将会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2、上海中小微外贸扛住了考验,企业收款量同比增长 8.8%

报告显示,今年上海外贸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虽然 4 月份上海外贸先行指数一度出现下探,但随着全市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趋于修复,社会运转逐步回归常态,积压需求释放,上海先行指数持续企稳回升。2022 年上半年,上海中小微外贸企业收款量同比增长 8.8%。

上海庆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跃前告诉记者:" 今年上海疫情对我们这种外贸企业的影响的确很大。一方面核心配件无法及时运送至生产端,这对于产品的生产制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导致的防控升级,上海市内物流运输及港口出货也遇到很大的挑战。"蔡跃前表示,由于上游制造厂商遍布多个区域,因此在今年上半年上海 " 静态管理 " 期间就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应对方式,例如在上海港之外,部分货物选择了从青岛港、宁波港出货,一些体积较小、净值较高的产品则通过航空运输出货。" 整体来说,从 2020 年到现在,对我们来说影响最大的是物流价格高涨,以前航运价格大多是周期性波动,但是这几年我们观察到航运价格其实一直在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虽然遭遇了一些由疫情引发的困难,但是能撑过去,希望接下来物流价格尤其是海运价格能够再降下来一些。" 蔡跃前说。上海思可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旅游用品外贸出口,属于外贸初创团队。" 没想到年轻、体量小、灵活性成为我们避险的优势。" 公司负责人陈婷婷近期向记者回顾说,今年他们公司刚开始做外贸没多久就遇到了上海 " 静态管理 ",当时市内物流和港口出货几乎停滞,他们选择了从宁波港和深圳港出货,因此避开了这个问题。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迟早会过去,做外贸生意,保持乐观很重要,我们对今年下半年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相信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全球经济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海运价格不稳定,这是让我有些焦虑的问题,今年上海疫情期间,海运价格飙涨。就我的观察,现在的海运价格相比上半年的最高点应该回落了约 50%,整体来看,价格波动较大。希望接下来海运价格能够慢慢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样我们在对外报价和提升买家购买意愿等方面都更有利。" 陈婷婷对记者说。参与本次调研的 XTransfer 创始人兼 CEO 邓国标分析说,从买家信任度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订单第一期收款比例同比上升 4.9%,单一订单平均收款次数同比下降 4.2%,订单预付款比例同比上升 8.8%。这说明全球市场对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任度不断增加。从产品吸引力来看,上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订单金额同比上升 25.9%,这说明 " 中国制造 " 对海外买家的吸引力持续增强,预计 7 — 8 月上海的外贸出口将迎来持续稳定的增长。

3、需求端放缓成为最大挑战

广东乾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祝贺从事 3C 数码及家用电器外贸出口多年。他告诉记者,相较于 2021 年表现突出的原材料贵、海运贵等现象,今年上半年整体来看是向好的。" 生产端可以保证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和生产制造,海运物流的价格和效率也都比去年好转很多。今年疫情虽然带来一些挑战,但是整体来说对我们影响有限。"祝贺认为,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需求端的疲软。" 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出口至欧洲国家,今年上半年以来能够明显感觉到相较于往年,客户的下单量降低了很多,同时下单排期的确定性也在降低。以前基本上年初的时候就能和客户商定好全年的订单,但是今年就始终没法确定。疫情以来,外贸出口生意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老客户需求下降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 面对外贸出口的不确定性,我们已经在积极寻找突破口。在欧洲客户的需求下降之后,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北美和东南亚的客户,目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我们整体营收和去年同期是持平的。同时我们也在开拓 3C 数码、家用电器以外的品类,主攻东南亚市场,希望下半年能够有好的结果。" 祝贺对记者说。" 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和去年、前年同期相比差距挺大的,原因是我们出口的无纺布主要应用于防疫医疗产品制造,今年以来国外对防疫医疗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我们的出口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武汉海之茵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告诉记者。国内疫情对吴海公司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他们在长三角的重点合作工厂由于疫情防控因素,生产、出货都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效率和往年相比大幅下降,这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上半年的整体表现。" 今后市场对于无纺布这样的品类需求肯定不会像前两年那么大,我们也在积极地转变展业思路,探索其他品类。在工作日,团队成员都是逆时差工作,白天跑供应链,晚上和国外客户交流,希望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 吴海乐观地表示。

浙江义乌市茂联进出口商行从事机械配件外贸出口,公司负责人尤天刚透露,从营收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20%。" 需求层面有所放缓,但主要原因还是供应链不畅导致。今年长三角疫情反复对于业务有不小影响,例如,有些配件不能及时供应,正常情况下供应商 30 天可以交货,现在要拖到七八十天。海运物流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上半年港口出货要等 2 到 3 个船期是比较普遍的情况。"" ‘稳住’是我们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事,我们不会考虑盲目切换或增加品类,还是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把事情做扎实,把现有的客户服务好。" 尤天刚说。

义乌市坦砾电子商务商行从事家用包装材料外贸出口业务,负责人葛锟向记者介绍道:" 我们的出口目的地主要在北美,上半年汇率变化对我们存在一定的影响,因为我们和客户都是提前用美元报价,收到款后再结汇到人民币难免会有波动。但是整体影响可控,一方面用美元报价我们通常会设置一个有效期,另外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也会和客户沟通,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压缩会和客户商量解决。困难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尤其做外贸生意,我们要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做内贸的同行相比要大很多,外贸老板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