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今日关注
个人 企业 

向新向绿提质 绒毛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4-5-17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 924

4月中旬以来,全国绒毛企业开始春收备绒工作,各牧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为新一年的绒毛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新发展条件下,如何加快现代化绒毛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绒毛行业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羊绒产业需求强劲

何为绒毛?在2007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词典》中,关于绒毛的定义是:较细、无髓质或含少量髓质的毛纤维。通常是指直径在30微米以下的绵羊毛、25微米以下的山羊绒、40微米以下的骆驼毛、35微米以下的牦牛毛等。

绒毛定义中涵盖的4种绒毛纤维,较早发展起来的是羊绒产业。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积极开展抓绒山羊资源普查和育种改良,培育了鄂尔多斯等一大批优秀的羊绒制品企业,目前从育种到纺织加工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十届全国绒毛会议暨2024年中国(南宫)精品羊绒及动物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第九届中国绒毛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专职副书记冯建芳表示,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羊绒产业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已成为动物纤维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估算,2023年全球羊绒服装市场规模将达到235.20亿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羊绒产销国,羊绒及其制品加工数量、生产能力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创新和品牌是关键

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绒纺事业部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高丽忠表示,为了适应年轻人对国货实用性与便捷性的需求,产品加强了羊绒的耐洗性。过去只能干洗的羊绒,现在可以水洗,去年还推广了20万件可机洗的羊绒产品。

天然纤维的未来,技术创新是关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都应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和谐发展。”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郑文新提出,希望企业注重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体系完善,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行业研究工作者要不断开发精准饲喂、低成本高效脱毛脱绒技术,助力企业节本增效。此外,快速检测技术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养殖环节也要加快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提高效率。

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产业才能实现优化升级。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与绒毛产业相关的企业1.6万余家。然而,从品牌角度来看,“领头羊”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优势突出,但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仍属于原料供应商、代工厂、品牌工厂,在产业链上更靠近上游,赚取相对微薄的利润。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端羊绒产品市场上仍缺乏定价话语权和占据主导地位的能力。

品牌建设的路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但随着绒毛产业对品牌的认知不断加深,各方力量汇聚在品牌建设上,相信未来会树立起更多中国绒毛品牌的“金字招牌”。

绿色智造引领潮流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王越平认为,企业要注重毛绒产品加工的自动化、数据化与智能化,才能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服装、时尚设计产业链,加大毛绒时尚产品的开发,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羊绒的可持续性和供应链透明也一直是时尚前沿消费者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是重要的时尚理念,企业要关注毛绒制品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珊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科技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企业要关注纤维新材料、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的融合创新;要关注数字化助力时尚创意设计,精准时尚通达渠道,拓展时尚融合体验;要将绿色发展贯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产业链外部资源推进低碳、循环任务。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绒制品正在逐步迈向平民化,消费需求逐年扩大。尤其是在时尚领域,羊绒服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中国羊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有删节)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