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是一个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城市,而其主导产业皮革业又是高耗水产业。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市皮革生产企业将南水北调水作为生产用水,加强循环利用,推动皮革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南水”解了企业用水之困,这是辛集市生产企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位于冀中南的辛集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沿线城市,有“中国皮都”之称。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皮革企业1467家,从业人员十多万人。制革是高耗水产业,而辛集市又是一个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城市,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和1/22。南水北调的水流入辛集市后,为用好珍贵的“南水”,辛集市建设了一座座绿色工厂,通过技改让高耗水企业变身节水企业,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毛革一体系列成品皮及毛革一体服装的大型公司,每天的用水量高达2000立方米,均来自南水北调,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水资源,公司非常珍惜,每天都会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好的水进行检测,合格后循环利用。也就是说,当水进入企业时,便开启了它循环利用的历程。
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威说:“这烧杯里的水就是通过深度处理循环系统处理之后的水,通过检测,COD、氨氮、硬度、色度等都能达到一类水的标准,然后这个水就回到车间里循环使用,继续洗皮。”
张威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张威说:“我们车间一天能够回用800立方米左右的水,这样一年下来,我们能够回用20多万立方米的水,大大地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聚焦生态皮革产业技术研究、制革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制革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等,辛集市还组织梅花、凌爵等15家皮革骨干企业创建了河北省皮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研发、工艺提升、产品升级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生态皮革产品结构,引领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辛集市还将108家制革企业整合为38家规模制革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生态皮革生产基地。如今,辛集的皮革产业正向生态皮革生产加快转型,截至2023年底,辛集市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18家。(本文有删节)
编辑:岳含笑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2025-4-242家清河羊绒品牌获评“河北省著名品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