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铸魂 产业立根
---大营镇毛皮产业发展纪实
■本刊 李小亚 张国利
河北毛皮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省已经形成了从毛皮动物养殖、皮张交易、硝染到成衣制品的设计制造、专业市场以及外贸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众多毛皮产业集群汇聚于此,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在众多毛皮产业集群中,枣强县大营镇的“家底”可谓是首屈一指。
一、裘都文化:三千年传承的文明印记
衡水大营 “天下裘都” 的美誉,根植于可追溯至商朝的深厚文化底蕴。相传殷商末年,丞相比干在此为官时,首创兽皮熟制技艺,将粗糙兽皮转化为御寒衣物,无私传授乡邻,被后世皮草匠人尊为 “裘祖”。这份 “尊祖敬业 和谐发展” 的文化基因,历经三千年沉淀,早已融入产业血脉。

作为毛皮产业文化的核心载体,大营比干庙是国内唯一以 “裘祖” 为主题供奉比干的庙宇。2023 年起,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联合当地协会恢复裘祖文化节,让这一文化符号成为凝聚行业力量的精神纽带。
二、文化地标:博物馆与传习所的技艺守望
大营的文化记忆,在博物馆和传习所中得以具象呈现。博物馆内收藏制裘工具、机器、传统服饰等各种毛皮老物件,通过文物展示、场景还原等方式,完整再现 3000 年制裘技艺的演变轨迹。

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能延续至今,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2013 年该技艺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以艾兴一为代表的传承人成为守护技艺的核心力量。大营裘皮非遗传习所既是艾兴一收徒授艺的场所,也是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这里定期举办制裘技艺培训班,从选皮、鞣制到裁剪、缝制,每一道工序都由艾兴一手把手教授,让古老的制裘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交易会:产业集群进阶的核心引擎

已经连续举办的33 届交易会,既是大营裘皮产业的 “成长日记”,更是其雄厚基础的 “实力证明”。从家庭作坊到上万家企业的产业集群,从区域集市到全球展会,从单一产品到 4000 余个品种的全系列矩阵,从手工技艺到 “非遗 + 科技” 的创新融合,大营裘皮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交易会的平台赋能。畅销 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规模,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健全的市场体系、鲜明的品牌优势,共同构成了 “天下裘都” 不可撼动的产业根基,也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
(一)起步筑基期(1-10 届):集市到市场的产业觉醒(1992 年起)
1992 年,第一届大营裘皮交易会的举办,标志着 “天下裘都” 的产业活力正式被激活。在此之前,大营裘皮虽有三千年技艺传承,却长期以分散的家庭作坊模式存在,“有技艺无规模、有产品无市场” 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交易会的诞生,成为打破产业壁垒的关键举措。
这一阶段的交易会以 “聚商流、促交易” 为核心,从最初的露天集市逐步升级为固定场馆交易。到第 10 届交易会时,大营已形成涵盖熟皮、制衣的基础产业链,初步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二)集群成型期(11-20 届):全链条构建与市场体系完善
进入 21 世纪,第 11 至 20 届交易会成为大营裘皮产业集群加速成型的 “助推器”。随着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大营逐步构建起 “养殖 - 鞣制 - 硝染 - 设计 - 生产 - 销售” 的完整产业链。交易会的平台效应持续释放,带动专业市场加速崛起。期间,皮草交易中心、裘皮城等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形成 “市场联动” 的格局。“世界皮草看中国,中国皮草数大营” 的口碑开始流传。
(三)品牌升级期(21-30 届):非遗赋能与国际化突破
第 21 至 30 届交易会,大营裘皮产业迈入 “品牌化、国际化、文化化” 发展新阶段。2013 年 “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 列入省级非遗名录,2014 年 “大营裘皮”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两大名片被深度融入交易会内容,非遗技艺展示、裘祖文化展演成为固定环节,让传统技艺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步伐在此阶段显著加快。交易会从 “国内盛会” 升级为 “国际展会”,第 25 届起引入国际毛皮协会、俄罗斯毛皮协会等海外机构合作,吸引英、俄、日等 10 多个国家的客商设立常设展位。一批企业凭借交易会平台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四)创新引领期(31-33 届):数字赋能与高质量发展
近三届交易会(第 31 至 33 届),大营裘皮产业展现出传统产业拥抱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活力。交易会全面融入 “互联网 +” 新业态,从单一线下交易升级为 “线上 + 线下” 融合模式,线上平台不仅拓展了销售渠道,更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为企业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四、品牌设计赛事:创新驱动的品牌升级

为了鼓励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工艺、树立品牌,弘扬大营裘皮服装服饰文化,提升大营裘皮产业知名度,大营镇自2010年起,大营镇每年举办“裘都杯”裘皮服装服饰设计大赛。2016年、2017年举办河北省“裘都杯”裘皮服装服饰十大时尚品牌大赛暨“裘都杯”裘皮服装服饰设计大赛,由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枣强县人民政府主办,旨在以创新设计引领时尚潮流,以创新理念提升产业文化,进一步提升皮草企业的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

2019开始举办“裘都杯”中国裘皮服装创意设计大赛,由中国服装协会、衡水市大营毛皮行业协会主办,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穿针引线网协办,旨在激发裘皮企业和设计师的创造力,提升裘皮服装设计研发水平,推动推动毛皮服装向品牌化、定制化、时尚化、国际化转变,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至此,大赛完成了从最初单纯的产品展示,逐步发展为涵盖设计创新、品牌塑造、市场对接等多元维度的综合性赛事的转变。
五、协会担当:谱写与裘都的共荣之路
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始终以 “服务产业、传承文化” 为己任,深度吸取燕赵大地裘皮文化的丰厚营养。省协会在文化传承上,积极推动裘祖纪念大会恢复举办,让千年裘都文脉得以延续;在产业发展中,通过组织跨产区交流、召开高质量发展会议、设立荣誉激励企业,为大营构建完整产业生态、提升硬实力注入强劲动力;在创新升级层面,打造 “裘祖文化节” 综合平台、连续举办时尚品牌大赛,既搭建起产业经贸与文化展示的桥梁,又推动大营裘皮从 “制造” 向 “创造” 转型。从守护非遗技艺到赋能数字贸易,从培育行业人才到助力品牌出海,省协会始终与大营同频共振,成为 “天下裘都” 传承创新、发展壮大的积极推动者。
编辑:岳含笑
2025-10-18热烈庆祝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成立19周年
2025-10-8肃宁县向省协会致中秋贺信
2025-9-12省协会到河北伟亿水貂养殖有限公司调研
2025-9-12省协会赴尚村·中国裘皮城调研
2025-9-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荣获全国皮革行业协会商会“优秀单位”称号
2025-10-31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参加2025中国(大营)国际皮草博览会系列活动
2025-10-292025中国(大营)国际皮草博览会开幕
2025-8-4辛集市第三届服装设计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11-5清河羊绒入选!京津冀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地图发布
2025-11-5枣强大营:创新驱动提质效 “链”动全球启新程
2025-11-3河北故城: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共享模式 推动裘皮服装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