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区动态
个人 企业 

破局“寒潮”,向阳新生——阳原毛皮产业转型之路

发布日期:2025-11-21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   点击 511

阳原县曾以“中国毛皮碎料加工基地”闻名全国。如今,这座北方毛皮产业重镇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消费动力不足,让依赖传统裘皮制售的阳原陷入增长困境。面对市场变化,当地通过技术升级与产品多元化破局,撬动冷冬市场新需求。

裘皮市场遭遇寒潮

“2019年之前,阳原裘皮城销售火爆,如今遭遇寒潮。”阳原县毛皮文化博物馆馆长刘峻峰语气沉重。过去,当地以俊杰鑫、李佳等企业为龙头,年产裘皮服饰20多万件,远销俄罗斯、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覆盖京津晋蒙冀。一件真皮草大衣售价1万元至2万元,是高端消费的标志。

然而,市场风向骤变。年轻消费者认为真皮草老气厚重,国际环保潮流更加速了行业遇冷。即便价格降至数千元,也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高收入群体因过度拥有而兴趣寥寥;中低收入群体则望而却步。2024年,阳原皮毛产业产值虽实现13.1亿元、同比增长3.1%,但整体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全县3.5万从业者,仍需在转型中寻找出路。

环保皮草成破局“黑马”

面对行业寒冬,阳原皮草企业开始转向环保面料。聚酯纤维制成的环保皮草,以轻便、防水、可机洗的特性,成为市场新宠。阳原县鸿骏皮草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明是转型的先行者。前年,他赴江苏常熟考察,发现当地企业已转向环保皮草生产。

回来后,朱明迅速调整生产线。今年四五月份,“公司接连拿下两笔俄罗斯订单,总额达2400万元。价格亲民,一件真貂皮卖六七千,环保皮草只要1700元。”朱明告诉记者。他的工厂入驻经济开发区后,2个半月产量突破百万件,解决250人就业,400余台自动化设备昼夜运转,20分钟可裁剪千件衣服。“订单太多,凌晨3点还在赶工。”他说。

9月,日韩客商也闻讯而来,考察环保皮草产品。在江苏常熟、河北辛集等批发市场,环保皮草制成的马甲、短款外套成为爆款。

除了环保皮草,羽绒服制售成为阳原另一转型方向。与浙江企业合作成立的羽尚澜晟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在阳原建设华北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0万件,领口与袖口搭配狐狸皮、貉子皮饰边,兼顾保暖与时尚。

“我们要覆盖不同气候区域的需求。”羽尚澜晟总经理陈勇表示,未来将推出长款与短款、鹅绒与鸭绒等多系列产品,同步发展裘皮与羽绒服。这一策略既保留了阳原的皮草工艺优势,又融入了现代时尚理念,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产业重构辟出新赛道

为支撑转型,阳原推动“共享智造”模式。以鸿骏皮草的智能制造共享工厂为核心,集群内企业可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销售渠道等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当地与北京服装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合作建立设计工作室,提升产品工艺与设计水平。

在上游环节,阳原抓住国际皮草原料价格回升的机遇,向养殖领域延伸。“国内水貂养殖大户山东诸城经历洗牌后,仅存10%至20%的养殖户,貂皮库存减少导致价格回升。”刘峻峰告诉。阳原以铭洋养殖为龙头,布局毛皮动物养殖,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阳原的转型之路,是传统产业升级的缩影。从真皮草到环保面料,从依赖出口到内外销并举,当地正通过技术、产品与渠道的多元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计划吸引3至5家规模企业,在经济开发区打造“大服装产业聚集区”,推动毛皮与羽绒、纺织等产业融合。

“市场在变,我们必须变。”刘峻峰说。尽管前路挑战犹存,但环保皮草的异军突起、羽绒服的实用主义革新、智能制造的降本增效,已为阳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在冷冬市场中,这座北方裘皮之城正用科技与创意,书写属于自己的破局故事。(魏民 仝辉)

编辑:岳含笑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