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聚焦 >> 市场分析
个人 企业 

原种毛皮价格低于同类进口国毛皮价格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发布日期:2007-6-19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本站  来源: 中国毛皮产业网   点击 7109

1、原种毛皮名称的由来     

      中国近十年内已先后多批次引进芬兰北极狐良种,并分别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山东及内蒙等地进行饲养繁殖,借以改良本地原产小型北极狐。各地引种多以公狐为主,其余为妊娠母狐;但很多引种单位都引种部分母狐,目的是通过芬兰北极狐本品种自繁,以便得到更多的芬兰北极狐的原种后代。其中繁殖的公狐继续用作改良当地小型北极狐父本;母狐再继续纯繁。但引种的公、母狐有效利用时间有限,最多5年,一般为4年。超过4年的公兽精子活力差,母兽生殖力差,然后淘汰取皮;有的芬兰北极狐引入不久因病死亡而取皮。另外,有个别公狐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长期不合格,也有个别芬兰母狐不繁殖,必须取皮淘汰。这几种情况所得到的皮张便是原种毛皮的来源,于是便有了原种蓝狐皮之说。当然,近期引入的美国短毛黑水貂,按上述所产的毛皮归类,亦应列为原种水貂皮之列。(本站:作者分析的言之有理,希望业内同仁对此都有一个新的认识。) 

2、原种皮售价低于原产国同类毛皮价格的原因

      引入的芬兰到场后不久突然病死取皮、公狐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不合格而淘汰取皮,这两种毛皮本属于原产国的毛皮,因利用年限而淘汰的北极狐所取的皮张(包括自繁原种后代),其皮张价格理应与进口国同类皮张相同或相近,但事实上却不然。例如,芬兰进口北极狐皮北欧世家品牌”50号最高售价为1010/张,30号最低售价为750元~800/张;而我们的原种蓝狐(100cm105cm的仅为0”号皮)最高售价为500元~530/张,最低售价(80cm85cm)300元~350/张。进口的美国短毛黑水貂皮最高售价为660/张,而中国最好的皮张最高售价仅为425/张(本站:价格差距如此之大,本站以为主要差别在毛皮质量上。具体表现为原种皮规格比进口毛皮小,毛皮质量(针、绒毛)比进口毛皮差)。刚刚进口的动物毛皮质量下降如此之快,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2.1过度采精.饲养水平低     

    因利用年限而淘汰的北极公狐(包括自繁原种后代)主要是过度采精,饲养管理不过关;母狐(包括自繁原种后代)主要是断乳后饲养水平低。二者均因营养不良、体力恢复得不好、换毛不及时、毛绒生长缓慢,从而导致毛皮质量差。     

 2.2地理纬度差别     

     中国辽宁、河北、山东及以南地区与原引进国芬兰的地理纬度差距甚大;辽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纬度为三十多度,而芬兰为60°以上的北极圈附近。引种后芬兰北极狐不适应中国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冬毛长得不够丰满,不如原产国的毛皮质量。     

 2.3多数场家忽视冬毛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由于饲料中缺乏蛋氨酸、色氨酸、胱氨酸,或将淘汰置于阳光下饲养,从而导致毛绒生长缓慢、不齐、空稀、发焦、光泽度差或出现勾毛等,因而比不上芬兰进口毛皮质量。    

  2.4饲料质量差    

 芬兰北极狐在中国自繁后代,由于中国的饲料大多数是畜禽副产品,鱼类也只是小的海杂鱼或江杂鱼,远远比不上原产国的饲料质量。在配制日粮时没有按原芬兰饲养水平去配制,芬兰所生的后代个头肯定长得不够大,而冬毛生长期则忽视含硫氨基酸的供给,毛皮质量不可能好。    

  2.5皮张初加工不到位     

芬兰身长而肥大,在取皮上时,应该用大规格的板;然而,实际上却沿用原来的小型北极狐皮所用的板;虽然长度勉强可用,但宽度不够。在毛皮初加工时不细致,洗得又不干净,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显现不出原种芬兰狐皮的本色,最终必然导致毛皮等级的降低。     (本站:导致皮张价格如此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对公母狐的过度生产及饲养饲喂达不到优秀条件是导致后期皮张差距主要原因)

3防止原种狐毛绒质量下降的措施     

3.1毛皮兽养殖业应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发展     

 在宏观上,从全国经济区划出发,要充分利用中国冷资源优势来发展毛皮兽产业。从皮路上看,中国最好的毛皮出在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为了防止引进种兽毛皮质量下降过快,建议尽量在中国北方发展毛皮兽产业。  (本站:南方也可以饲喂毛皮动物,但生产成本较高和皮张质量较差) 

 3.2培育和改良当地品种     

 河北、山东沿海地区早已形成毛皮兽产业区(),各种毛皮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建议从现有狐、貉群中选择毛皮质量好、繁殖力高及体型大的组群,定向培养出自己的当家品种;或从同纬度毛皮发达国家引进良种,进行本土驯化或杂交改良,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新品种。这个品种标准应当是体型大、针绒毛比例适中,毛绒虽不如东北毛皮那样稠密,但不至于差得太多。避免从高纬度国家引种而使动物毛绒质量下降过快。(本站:积极改良品种优态化养殖获丰的有效途径)    

 3.3加强原种后代的饲养和管理

   对原种生产的后代,在育成期就要加强饲养,因为育成期关系到幼兽将来的体型大小。从育成期营养水平上看,蛋白质含量在每份日粮中不高(与繁殖期相比),即每418千焦(100千卡)7.5g8.5g可消化蛋白质;或按重量百分比,动物性饲料不低于日粮的55%60%。但按食欲饲养,幼兽在3月~4月龄是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不断增加饲料份数(最多达10份以上),这样,每只获得的可消化蛋白质就可达80g90g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幼兽身体成长的需要。10月~12月是冬毛生长、成熟的关键时期,饲料的营养水平比育成期应略高些,即每418千焦(100千卡)代谢需8.5g9.5g可消化蛋白质;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动物性饲料应占日粮的60%650,%。此时无论育成狐还是淘汰的原种公、母狐,在动物性饲料的搭配上,都要保证蛋白质的质量,即保证蛋氨酸、色氨酸及胱氨酸的供给,并保证适量的脂肪(不超过17%),才能使毛皮良好地生长和成熟。淘汰的毛皮兽一定要养在兽棚的背阴侧,并饲养在有小室的笼舍内;小室内一定要铺垫草,一是可以保温、减少饲料消耗,二是为了梳毛。只有按上述营养水平饲养,才能使毛皮光亮、平齐、灵活和富有弹性,才能显示出原种芬兰北极狐的毛皮特征。 (本站: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才能获丰收!)    

 3.4加强淘汰种狐的管理    

  淘汰的原种北极狐,由于公狐在配种期过度采精及配种期过度兴奋,体力消耗甚大。为了使其尽早恢复体力和换毛,配种期过后,日粮要保持配种期的饲料营养水平20天,对个别瘦弱或病弱的公兽,可超期单独精心饲养。      在哺乳期,由于仔兽大量吮乳,使母兽体力消耗很大。为了恢复其体力及早日换毛,断乳后要继续给予哺乳期的饲料15天~20天,对个别瘦弱的要单独精心饲养。对患病的种兽(公或母),要及时医治,使其尽早恢复健康。10月~12月,狐进入冬毛生长和成熟期,饲料营养水平比静止期要有所提高,并要保证蛋白质的质量,注重含硫氨基酸的供给(蛋氨酸、色氨酸和胱氨酸),并保证一定量的脂肪供给。只有按上述方法饲养,才能使毛皮深长、肥大、光亮、灵活、丰满,体现原种毛皮的特征。     

 3.5皮张的加工     

 原种芬兰北极狐淘汰取皮后,在初加工上板时,要特制大型号板,其长度应在1.6m左右,宽度要比原来小型北极狐的楦板增加l/31/2。皮张的初加工、刮油、洗皮、干燥都要细致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原种芬兰北极狐皮长、宽、肥大的特点。

(本站:行业内养殖人士,通过引进芬兰原种狐,来改变本地狐的品种结构,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养殖效益。是行业具有了更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更多的是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生产技术,才能使产业结构更加严谨科学!对于淘汰的原种毛皮动物应该再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认真科学严谨饲喂,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