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仍要看到我市獭兔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良种推广亟需扩大
生产水平尚待提高
近日,笔者在走访市内几家大型獭兔场时得知,虽然部分种兔性能优异,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比较整体良种群的生产性能,我市獭兔在皮板面积和绒毛密度、粗毛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选育提高;而且从良种群体数量和分布来看,优良种兔主要集中在几个种兔场,良种的推广应用面积也亟需进一步扩大。另外,我市獭兔行业生产水平良莠不齐,各县(市)区之间、各獭兔场之间,獭兔商品皮质量差异较大,行业整体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据专家们估算,宁波产的一级皮最多仅为30%-40%,即使达到一级皮标准(国内标准),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也只有二级皮水平。
产业升值幅度不大
饲草资源严重不足
市畜牧兽医部门负责人告诉笔者,我市的裘皮加工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兔皮的自我加工吸收能力有限,产业升值幅度不大。有相当一部分兔皮依赖于外来皮商收购,出口受制于外地经销商;而且高附加值的皮毛成品开发生产企业少,出口也以贴牌生产为主,产品只针对低档消费市场。
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饲草资源的不足也严重制约我市獭兔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据我市知名獭兔场———江北繁华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云定介绍,目前我市獭兔养殖所用苜蓿草基本上是从甘肃等省调入的,不但成本较高,更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供应商以次充好,给一些养殖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重点发展规模生产
加大投入优先扶持
令人欣慰的是,我市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上述这些问题。根据獭兔业发展需求,市畜牧兽医局近日会同兔业协会和有关单位开展了獭兔育种工作,并将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一批上档次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同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和解决生产环节上的技术问题,不久将制订出台獭兔业地方标准。
在解决饲草资源问题上,我市除了继续加强与甘肃等产草区的联系与合作外,还将以象山的牧草基地为依托,加大本地优质牧草的开发力度。据悉,目前象山的牧草基地已经成功引种了紫花苜蓿等10多个牧草品种,一些关键的牧草加工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走访过程中,笔者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科技投入,对獭兔类申报的科技攻关和研究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的确,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让我们共同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期待宁波的獭兔业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中国、在世界大展辉煌!
2025-5-24省协会到阳原走访调研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6-14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参访华糖云商
2025-6-13靳国庆受邀参访石家庄农科院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7-4清河羊绒:从粗加工到全球时尚标杆
2025-7-4辛集毛皮企业与Shein跨境电商开展对接交流
2025-7-1文化赋能 辛集皮革跻身国际市场
2025-6-30杨长帅: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
2025-6-23白沟箱包:如何年卖10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