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聚焦 >> 市场分析
个人 企业 

国内市场兔毛出口量及金额单价同期下滑

发布日期:2007-11-29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养殖商务网   点击 4547
   我国兔产品历来属于外向型出口商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大,什么时候兔产品出口量大、卖价高,兔农就增收,兔业就发展;反之,兔业就处于低潮。

    我国加入WTO后5年比之前5年兔毛年出口量平均下降29.32%,创汇金额下降29.75%。今年1-5月我国兔毛出口量和金额及单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呈下降的趋势,今年1-5月共出口兔毛1047吨,金额1830.4万美元,平均单价每公斤17.48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兔毛出口量下降19.6%,创汇金额下降25.5%,兔毛出口单价也下降0.07%。

    原因何在?

    下滑原因

    一是兔毛进口国经济不景气。

    历次兔毛低潮都与有关兔毛进口国经济不景气有关。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呈稳中略降的态势,美国经济已显露出放缓的迹象;欧盟和日本经济也有下降,这样势必造成兔毛及其纺织品消费市场萎缩。

    二是全球气候转暖,市场对毛绒服装需求量下降。

    多年的暖冬,使兔毛及其制品备受冷落。在德国超市里,过去几百马克1件的兔毛衫,现在降价到50马克仍无人问津。从我国去年广交会上的情况也可以看出,美国纺织品采购商参会的人数减少,中美纺织品成交额下降33%;过去我国出口的兔毛衫平均价每件可卖7美元多,现在已下降到3美元。

    三是兔毛市场供大于求。

    因为养毛兔利润较大,2005-2006年市场毛价相对较高且稳定,各地毛兔饲养量和兔毛产量都有增加,而兔毛及其制品市场需求有限,兔毛市场供大于求而价跌也是必然的。

    解决对策

    一是调整兔业结构。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提醒人们,生产结构要依据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原来毛兔业发达的德国现在就十分明智地压缩毛兔,发展肉兔,该国毛兔的经济收入现在仅占养兔总收入的20%。我国兔业也应该走“稳定毛兔(在数量上要控制,不宜盲目扩群),发展肉兔(数量与质量并重),提高獭兔(重点放在提高獭兔皮质量上)”的路子。不同地区应该各有侧重点,做到适地适兔,提高养兔经济效益。

    二是转变经营策略。

    从单纯依赖出口兔毛原料,转变到兔毛深加工,扩大兔毛织品的国内外市场。众所周知,现在国内兔毛加工消化能力已有很大提高,仅浙江省嵊州市畜产品公司近三年来,兔毛加工能力已由500吨提高到1500吨。兔毛织品的缩水、起球、掉毛三大技术难题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变单纯出口兔毛为出口兔毛深加工产品大有可为。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