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毛皮动物养殖总结
发布日期:2008-6-12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中国皮毛信息网
点击 4143 次
毛皮动物养殖业
2008年欧美洲毛皮动物养殖业公司养殖品种有一些调整,蓝狐皮养殖数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水貂皮的养殖数量有所增加,其它皮张变化不大。俄罗斯的养殖业进一步萎缩,水貂皮、蓝狐皮均有减少。
2008年是中国毛皮动物养殖的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时期。蓝狐皮养殖方面由于近几年国内蓝狐的改良,使得改良蓝狐皮比普通国产蓝狐皮的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售价平均提高100元/张左右,但与进口蓝狐皮的价格还一定差距。
今年我国蓝狐皮的质量将会有一个飞跃,逐渐缩小与国外蓝狐皮质量的差距。
进口蓝狐皮数量的减少,正说明了这一变化。因此国外的蓝狐皮养殖数量被迫调整。
水貂养殖近年来我国无论是质量品质还是数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大连的黑貂(美国貂)、山东的本色貂等,但总的来讲和国外的貂皮相比在毛的强度、密度、针毛平整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彩色貂皮养殖方面差距较大。
我国水貂养殖的数量近几年迅速增加。加工方面的统计数据是2004年全国共加工国产水貂皮500-550万张;2007年加工量为850万张左右;2008年预计加工量为1100万张左右。
中国是世界优质貉子主要养殖地区,东北的乌苏里貉就是一个优质品种,目前一般国内养殖的貉子都是乌苏里貉的后裔,它的特点是个头大、毛绒足、针毛整齐。貉子养殖地集中在河北、东北、山东地区。2004、2005年貉子皮交易非常活跃,因此这几年的养殖数量逐年扩大,2008年国内产量预计在400万张左右。
中国獭兔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初具规模,加工方面统计:2003年全国加工獭兔皮350-400万张,2004年全国加工数量700-800万张,2005年全国加工数量1200-1300万张,2008年将继续维持增长势态。
质量方面獭兔皮近几年的品质有一定的退化,急需有关部门重视。其它品种的养殖这几年基本没有发展,如海狸鼠现在已基本不再养殖。除此以外中国特有的非养殖皮--黄狼皮这几年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成交活跃。每年的产量均在300-400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