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聚焦 >> 会议会展
个人 企业 

中国毛皮产业几多愁

发布日期:2009-4-7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点击 4353
中国毛皮产业几多愁
——第二届毛皮业高峰论坛侧记
本网  张国利
2009年特养交流博览会暨第二届毛皮业高峰论坛与3月15日落下了帷幕,此次会议由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联合沈阳双良饲料有限公司、藁城市华泽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会议给大家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和洽谈的平台。
跟以前的毛皮会议相比,这次参会人数不多,但涵盖了从养殖到加工出口的各个环节,让大家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清了行业发展最新状况,同时,也暴露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基础养殖  科技先行
前几年的“跟风热”导致了2007年下半年毛皮市场的供过于求,2008年经济危机更使大批企业被淘汰。中国毛皮行业“小规模,大群体”模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养殖数量大的惊人,但规模很小,极为分散。在行情上扬时,这些小群体使用全价料、添加剂,行情动荡时就采用最原始的养殖方式,这就造成了毛皮动物品种退化、皮张质量差等恶性问题,部分养殖者不会科学养殖,管理方式落后,经济效益极低,抗风险能力极差。
“无论行情好于不好,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尤其是在现阶段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只有靠科技降低养殖成本才能提高养殖效率。我们那一个村子有近半养毛皮动物但是有的能卖好价钱,有的根本就没人收,这恐怕不只是市场因素造成的吧。”正定毛皮动物良种繁育基地的翟平总经理说。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国生产的皮张无法参与国际裘皮市场竞争。在养狐业发达的芬兰、加拿大,蓝狐皮、银狐皮00号、000号甲级皮占80%以上,其余为0号皮,几乎没有90厘米以下的狐皮。而在我国,狐皮绝大多数只有70~90厘米,毛绒密度与光泽度也远不及芬兰狐皮。如果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者再不提高科技意识,提高毛皮质量,则我国的毛皮市场就可能被外国产品占领。所以,要想让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处于不败地位必须把科技放在首位。
保驾护航  饲料首当
在会议联系过程中得知,饲料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一些“光荣殉职”的企业就不说了,即便是现在还在坚守的企业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原料上涨利润低下、销量下降、客户群体逐减,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饲料品种单一,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低,营养极不平衡,不能满足毛皮动物生长、繁殖及换毛等营养需要使所养的貂、狐体型逐代缩小,被毛粗糙无光,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降低,疾病增多,死亡率增加。
相应的毛皮动物配合饲料及其添加剂研究也远远落后于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大家在抱怨行情不好,销量底下的同时也冷静地考虑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联系过程中一些企业说:“不行,今年真的不行销量不及往年的50%。”
但是会议主办方之一的沈阳双良饲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费良范表示双良公司在销售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前几年销量还略有上涨,费总说:“双良公司一直秉承秉承品质、服务、创新、和谐的经营理念,以创造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己任,从来不敢在质量上放松,好的东西大家都需要。”因此,做为饲料企业,树立品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良好的信誉,在促进了行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
科学经营   拓宽思路
我国只是一个毛皮动物养殖大国,而不是一个养殖强国,在毛皮动物饲养业发达国家,饲养场是在协会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建立的,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相当高。而在我国,毛皮动物养殖场多为小规模分散饲养,单独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种兽质量差别很大,场内建设不规范,饲养方式原始落后,机械化程度很低,生产定额与劳动效率低。这样增大了工资成本,经受不了国内外毛皮市场变化的冲击。要改变过去落后的饲养方式,对老场进行改造,使之适应规模养殖便于管理的现代化饲养模式。同时也应建立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化经营体系。
“做为养殖者信息、技术及供销等方面是最主要的,要想参与国际裘皮市场竞争,必须了解当前形势,一改过去只拉车不看路的模式,多利用网络、刊物,多了解行业动态,走出去引进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秘书长刘艺女士如是说。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