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聚焦 >> 市场分析
个人 企业 

市场逆转下的獭兔产业对策

发布日期:2011-6-8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点击 3578

  进入二季度以来,獭兔皮市场进入快速下滑通道,到5月底,浙江市场质量较好的獭兔皮价格在50元上下,比3月份每张下降20-25元,在河北尚村市场,混路皮仅30-35元,且销势疲软,熟皮基本“卖不动”。

  三大原因造成价格骤降

  造成价格骤降的主要原因是:

  产量快速增加。近一年半的市场高位运行,已经使国内獭兔养量迅速膨胀,预计全年的獭兔皮产量将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供需关系已悄然错位。

  订单偏少,开工不足。按常规,五、六月份是裘皮厂商接单开工的黄金季节,但今年由于外贸订单偏少,许多厂商至今迟迟未开工。另外,环保压力增大,鞣制费及劳动力工资上升,银根紧缩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制约了厂商的生产热情,观望情绪浓厚。

  季节因素导致獭兔皮总体质量下降,尤其是今年江浙一带雨量偏少,导致所产獭兔皮缺乏光泽,价格也随之下挫。6-9月份是一年之中獭兔皮质量最差的季节,如果今后厂商后续订单没有增加,价格仍有下滑的可能。加之夏秋季节皮张缺乏保值功能,流通商也不会大量囤积此类皮张,对此,广大獭兔养殖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态势,我们应当着重关注和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五大办法应对市场低迷

  适当控制养殖规模和繁殖频率。大中型兔场不宜盲目扩大基础母兔群。母公司也不要把种兔大量转嫁到新发展的散户中去,以免造成新一轮“皮贱伤农”。

  努力提高獭兔皮质量。近期,质量好的獭兔皮销售尚可,低档皮降幅更大。因此,要继续加强饲料营养,适当延长屠宰月龄,加强宰前检验,尽量多产优质皮。

  要克服惜售心理。夏秋皮生皮难保管,也缺乏保值功能,到冬皮上市时,卖价会更低,因此,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条件的可鞣制成熟皮,以延长保存期。

  防止弃养成风,皮张烂市。目前,冬季市场走势尚不明朗,如果下滑态势不能改观,入冬后部分散户会大量宰杀种兔弃养,造成皮张“烂市”。因此,各级兔业协会及相关部门要引导养殖户正确分析獭兔产业的规律,增强抗风险能力,稳住基本养殖群体的阵脚。

  加大促销力度,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要积极为养兔者排忧解难,加强与裘皮厂商和流通企业的沟通,搭桥牵线,缓解养殖场(户)卖皮难。建议裘皮厂商在今年冬季多举办一些獭兔裘皮服饰的展销活动,以积极引导消费。

  浙江 钟利民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