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皮价格缘何出现频繁波动
发布日期:2007-6-6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中国毛皮产业网
点击 5098 次
2006年11月到今年2月的数月中,獭兔皮市场价格频繁波动,不少规模型兔场和皮货商感触颇深,而一些小型养殖户和局外人士却难以琢磨出所以然来,相关媒体报道也不尽相同。那么,市场价格频繁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本站所搜集的资料显示,2006年1-10月份市场表现相对平稳,等内皮平均价为36.27元(冬皮最高41.23元,夏皮32.99元)。11月为41.68元,12月升到50.29元。今年1月份升到了52.75元;2月份又回落到46.52元。仅仅四个月中,价格的升降幅度达到了26.5%;而在这一阶段,皮张的总体质量差异不大,完全属于市场波动。在上窜下跳的市场冲击波下,不少生产者及经营者由于反应迟钝,未及时处理库存,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经济损失。到春节前,市场交易处于呆滞状态。
众所周知,对獭兔裘皮服饰的生产季节来讲,从2006年11月份始,当年订单已基本结束,属于原料储存阶段。行业内人士认为,冬季是服饰销售季节,要看销售趋向。但新世纪里,原有的产销格局被打破,大批皮货商涌入獭兔皮流通领域,造就了巨大的炒作空间,也极易引发不符合自然经济规律的价格冲动,去冬今春的价格忽上忽下正是这种波动的具体反映。而对于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养殖者来讲,只看到不断有人来上门收皮(收兔),便极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但最终遭受损失的是处在第一线的广大养殖者。
从俄罗斯归来的浙江裘皮厂商,他们对2007年的裘皮服饰销售不抱乐观态度:原因之一,俄罗斯严厉打击灰色清关,整顿外国人从事的零售业,大批华商不得不低价抛货走人;原因之二,2006年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暖冬,俄罗斯的裘皮销售额较2005年下降四分之一,服饰压库将会直接影响到2007年的订单。随着水貂皮、貉子皮等主要裘皮价格的不断下挫,獭兔皮价格也就同步下滑,具体表现在从今年一月下旬开始,獭兔皮价格从50-52元下跌到45元左右。
目前,獭兔皮的流通还属于一种相对原始落后的交易方式,中间环节的弊端太多,广大养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高价所迷惑,在市场价格接近50元时,(指等内皮统货)要坚持“该出手时就出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市场逐步归于理性和正常,以引导獭兔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