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苗族乡是个十分缺水的山区,在土里刨食再苦再累,每年也只够填饱肚子。前几年,陈大顺跟别人出去当临时工,凭着勤劳苦干,一年也可以挣到四、五千元。2004年6月,当他得知息烽县农业局无偿借给农民种兔,大力扶持养兔后,他试着养了几十只,但由于缺少经验,没多久,就死了一大半。
在陈大顺失望之际,负责农村远程教育的农技人员主动上门,给他送来了养兔的资料,并详细的教会了他养兔的技术,又重新借给他一批种兔。2005年8月,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他投资6万元建起了现在的养兔场,一家人吃住都搬到了养兔场,没日没夜地照料这些兔子。工夫不负有心人,到年底,陈大顺的6万元投资收回了4万多。今年他又进一步扩大规模,养了近二千只肉兔。他笑呵呵地说:今年挣10万元没问题。
为群众多找致富门路,是陈大顺开办养兔场的出发点。要使农民真正的富起来,必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而绿化村的肉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4年以前每年肉兔出栏率不到10000只,为此,陈大顺与村支两委人员商量,建立了养兔协会,在乡农业中心的帮助下,制订了10万只肉兔养殖项目。
为做好这个项目,陈大顺与协会成员利用村远程教育播放点的建立,多次召开会议,分析村情民意,结合村的实际,研究制定实施远程教育的管理措施,并深入农户家中调查。一方面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参加村接收站播放的科技电教片;一方面多方协调,在县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乡远教办领取适应本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村三十六计》、《兔病防治》、《养兔场的科学管理》等科技光碟,在每一个村民组播放点组织群众观看,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新技术新信息。
针对养兔中防病知识欠缺的实际,他多次与村组干部组织当地群众和养殖户反复收看《兔病防治》等科技电教片,提高了群众养兔的积极性和养兔的科学技术。村民们看到自己家养的兔子渐渐地肥壮起来,对养兔有了信心,把远程教育上学习到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细心饲养,科学防病治病,杜绝了死兔现象,提高了成活率。
在陈大顺的的带领下,绿化村利用新配置的设施开展远程教育300余次,收看人数达15000余人次,不断提高了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陈大顺的养兔场一年比一年红火,外出广州打工的儿子也主动回来参与一起养兔,自己当了大老板。每当村民们卖到好价钱,都感慨地说:“要不是陈大顺的带领,我们的日子还不知道现在是啥样子!”
2025-5-24省协会到阳原走访调研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6-14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参访华糖云商
2025-6-13靳国庆受邀参访石家庄农科院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7-1文化赋能 辛集皮革跻身国际市场
2025-6-30杨长帅: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
2025-6-23白沟箱包:如何年卖10亿只
2025-6-23“领跑者”企业带动清河羊绒提质增效
2025-6-21清河羊绒:荣耀全球 不只是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