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春节刚过,莱阳市柏林庄镇北阎家庄村50岁的吴秀风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刚刚接到河北外贸20万元的狐狸皮草订单。谁能想到,几年前还为下岗犯愁的她,短短几年间就办起了一所规模很大的狐狸养殖场,成为远近有名的创业模范。
下岗女工再下乡
2000年,莱阳市梨酒厂破产,在厂里当了十多年会计的吴秀风成了一名下岗女工。当时,厂里已经两年零六个月没有发给她一分钱的工资,而身患重病的丈夫的医疗费、孩子的学费、房租、水电费等,使她背上了1.7万余元的外债。
丈夫的病需要治,孩子的学也要上,一家人还得继续生活下去,加上1万多元的债务,犹如一副副重担,无情地压在秀风娇弱的肩膀上。
吴秀风在家一天天地数手指头,盼着政府分配安置来解燃眉之急,但始终没有消息。自谋职业,对吴秀风这样一个既没有技术专长、又无年龄优势的普通女工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在那段日子里,吴秀风四处奔波求职,但又到处碰壁,整天都处在痛苦的煎熬中。
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丈夫的病又加重了,眼瞅着背负的债务一天比一天多,秀风的头发都愁白了。在一次次深深的思索中,秀风萌动了一个念头:干脆回农村老家去“试试”看。她说服了父母,从城里来到丈夫的老家莱阳市柏林庄镇北闫家庄村。
2000年春节刚过,没钱雇汽车,吴秀风就借了辆大板车,步行十几公里山路,把家从城里搬到了乡下。一辆大板车,拉着病重的丈夫和8岁的儿子,还有3床薄被和锅碗瓢盆,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山耩地里新创业
板车停在丈夫的祖屋前。6间泥瓦房已闲置多年,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但吴秀风心里却充满了期待。
村里的土地已被承包,她好不容易得到了3亩承包地。看到村里有4亩公墓无人问津,吴秀风就毫不犹豫地要求承包下来。一堆堆乱石,一丛丛野草,在墓地里显得格外荒凉。耕地的第一天,雨雪交加。吴秀风的心直打冷颤,镐头刨在硬得和石头一样的山耩薄地上,溅起了火花,留下一道白印子。一天下来,秀风那从没摸过镐头的手掌上磨起一个又一个血泡。晚上,丈夫心疼极了,一个个的为妻子挑破,秀风疼得泪水直在眼里打转,但终究没让眼泪流下来。她深知,命运不会因为眼泪而改变。
一年过去了,秀风白嫩的手变得又黑又粗,手掌上裂着一道道口子,结出一个个老茧,可那7亩半土地却喜获丰收:地里种植的庄稼足够一家三口吃,剩下的还能卖点钱,温饱问题解决了。秀风似乎看到了希望,但那数万元的债务,依然像座大山一样压得秀风喘不过气。
养水貂没经验赔了钱
为尽早还清债务,摆脱经济困难,吴秀风不断地琢磨。一天,她从报上看到一条消息:水貂的皮毛在世界上享有“软黄金”的美誉,一直被国际市场看好,她萌生出养水貂的念头。征得丈夫同意,秀风立即行动起来。
她把家里的6间房子,再加前后两间落院作为养殖貂的场地,又东挪西凑了1000元钱,买回一对貂。由于缺乏饲养经验,不久,种貂患上了自咬症,根本不能繁殖。就这样,借了4家才凑齐的1000元钱,瞬间化为了泡影。
养狐狸找到门道还了债
在失败面前,秀风流泪了,但没有泄气。她买来一块“惜时如金”的匾,高悬墙上,时刻鞭策着自己。她再次借钱买回种貂,并托人从北京买回了《毛皮动物的饲养与管理》等书籍,一边自学、一边在实践中总结饲养经验。
为提高受孕率,观察貂的精子密度,她又借了3200元钱买回显微镜,到城西东赵屯村养貂专业户那里捉回一对优质仔貂,像护理新生儿一样,精心侍理。冬天,怕仔貂冻着,她就和仔貂一块睡在热炕上。有时,仔貂拉尿在炕上,秀风就赶紧收拾,从没有嫌过脏。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把这对仔貂养护大。它们就是全家人的希望。
为多掌握一些饲养知识,秀风经常到莱阳农学院向专家、教授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养的貂很快由2只繁殖到60多只。在养貂的同时,秀风还大胆引进了蓝狐、银狐、乌苏里貂等珍贵动物饲养。
一个人,养着十几种、几百只动物,还要耕种着7亩山耩薄地,秀风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难以想像的。丈夫望着脸晒得黑黑的、已有了白发的妻子怜惜地说:“秀风,你老了,这几年辛苦你了。”秀风坦然笑道:“老是老了,辛苦是辛苦,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条路咱走对了。”
短短两年多,秀风不仅还清了债务,2002年,仅养狐一项她就收入了8万元。
贷款10万扩规模
经过艰辛的付出和拼搏,秀风在乡村干得顺风顺水。2005年,她又从银行贷款10万元,总投资20多万,以40年的承包期包下了村里的一所旧小学,用于扩大规模养殖。
几年下来,秀风的家和旧学校已不再像当年那样荒凉寥落了,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养殖场,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中游的,样样俱全。奶羊、猪、狗、兔、鸡、鸭、鹅、鲤鱼等十几个品种600多只动物,她的家成了一所“动物园”。
勤劳结硕果。7年下来,如今,她的养殖场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养殖、宰杀、皮毛加工、制革、制衣等一条龙的养殖集团。吴秀风诚实守信,注重产品的质量,她养殖、加工的皮毛在国际市场上一直被看好,先后被瑞士、法国、意大利客商看中,并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
这位昔日在痛苦中煎熬的下岗女工,现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女“状元”。
仔狐狸无偿送给下岗人
日子好起来了,但走进秀风家那6间泥瓦房,四壁仍是泥块斑驳,她和丈夫也是一身朴素。秀风依然吃着粗茶淡饭,很少添置新衣服,过着俭朴的生活。屋里除了一台彩电,再没有什么电器,家里简陋得甚至寒碜,但她帮助起别人来却大大方方。
“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要为社会做点事。”秀风深知下岗再谋生路的艰辛,心里总挂念着那些和自己一样下岗的姐妹们。两年来,秀风先后拿出价值2万元的仔狐,无偿送给下岗职工和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秀风还常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讲出来,把致富的“真经”交出来,给下岗职工以信心和鼓励。
秀风听说河洛镇闹沟头村有一位残疾青年下肢瘫痪,家里非常困难。为帮助他,秀风决定免费送去一对银狐让他试养,并按时到他家中传授技术。如今,这位残疾青年的银狐繁殖到30多只,年收入5000余元。
秀风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她先后收到全国各地24个省市的来信500多封,不管多累多忙,她总是一一回信。从今年春节至今,安徽、重庆、江苏和本省咨询和上门求教的就有300多人,秀风都是热情招待,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
几年来,吴秀风带起了远近30多名下岗职工和农民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有人估算了一下,每年仅免费为他人提供防疫、技术和信息等服务,秀风就少收入3万多元。吴秀风从众人的笑脸上,感受到了一种感激、一种自信、一种喜悦,在她心目中,这些东西远比金钱更宝贵。
为此,吴秀风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巾帼创业明星”、“山东省再就业明星”、“烟台市下岗自谋职业先进个人”和“莱阳市下岗自谋职业十佳个人”等荣誉称号。认识秀风的人都认为,这些荣誉对秀风来说实属名至所归。记者方春明通讯员孙瑞耿世良刘红专
2025-5-24省协会到阳原走访调研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6-14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参访华糖云商
2025-6-13靳国庆受邀参访石家庄农科院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7-1文化赋能 辛集皮革跻身国际市场
2025-6-30杨长帅: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
2025-6-23白沟箱包:如何年卖10亿只
2025-6-23“领跑者”企业带动清河羊绒提质增效
2025-6-21清河羊绒:荣耀全球 不只是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