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区动态
个人 企业 

阳原毛皮文化助推毛皮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4-2-18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河山新闻客户端   点击 1165

进入腊月后,阳原国际裘皮城迎来旺季,现代时髦的皮衣、箱包、皮具等成为热销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近年来,阳原毛皮文化在助推当地毛皮产业发展中可谓功不可没。

说起毛皮文化,不得不提阳原县毛皮文化博物馆馆长刘峻峰。12年来,他默默地收集、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让具有悠久历史的毛皮文化被更多人了解、熟知。

刘峻峰介绍碎皮工艺。 白君 摄

“阳原是一块古老神秘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这里是远古人类的东方故乡,经历了东方人类起源、进化、发展的全部历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毛皮起源、发展和创新的全部过程。阳原是中国毛皮文化的发祥地、渔猎畜牧的起源地、毛皮鞣制技术的起源地和‘毛毛匠’的起源地,也是全国唯一、世界最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近日,在阳原县毛皮文化博物馆,刘峻峰为观众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阳原毛皮文化。

“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字正腔圆”这是观众给刘峻峰的评价,而“备感震撼、更觉自豪”是观众观看后的普遍感受。

刘峻峰介绍碎皮缝制工艺。 白君 摄

放大后的碎皮拼接。 白君 摄

刘峻峰与毛毛匠结缘于2012年。当年,刘峻峰通过考试成为阳原县毛皮产业发展中心的一员。

那时,对于毛皮产业、毛皮文化,刘峻峰还只是个门外汉。出于工作原因,也夹杂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让他潜下心来,深入学习当地毛皮文化。从十万年前,阳原泥河湾侯家窑人用裹着兽皮的飞索石狩猎,开启阳原人与毛皮的缘分开始,到清末民初,阳原“毛毛匠”以自身的坚韧、勤奋和诚信,促进了中国毛皮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刘峻峰孜孜以求,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徜徉在知识的瀚海中。

2013年10月,阳原国际裘皮城开业运营,阳原县踏上了依托毛皮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建设一座专业博物馆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总体造型像一块微微掀起的皮褥子的博物馆设计方案通过后,如何呈现阳原“毛毛匠”的奋斗史便落在了刘峻峰和他的同事身上。

捐赠的金钱豹皮褥子、雪豹皮褥子。赵晓刚摄

刘峻峰介绍展品。 白君 摄

阳原碎皮加工极具艺术价值。一块皮褥子往往是上千块拇指大小的碎皮经过拉伸铺平再小心缝制的结果。在走访毛皮企业从业者的同时,与集中在当地西城镇、东城镇的这些技艺精湛的老匠人交流,成为了刘峻峰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多次登门拜访碎皮加工技艺第四代传人李如,让他收获颇丰。李如在继承中创新,他在缝制碎皮时,开发出菠萝纹、千鸟纹、菱形块、满天星等多种图案,令人赞叹之余,也为在博物馆展现当地独特的工艺积攒了底气。

2016年,占地4400平方米的阳原县毛皮文化博物馆开馆迎客。经刘峻峰与同事多方走访、搜寻而来的各种有价值的文物,让阳原毛皮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在展厅内一览无遗。“我们还梳理了很多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一下子让‘毛毛匠’的形象‘活’起来。”刘峻峰所说的传奇人物,是清末民初两位阳原籍“毛毛匠”代表。一位叫刘祥,13岁到北京“玉源永”皮坊当学徒。他不怕吃苦,悟性很高,16岁创办“福聚长”,成为当时名震京城的少掌柜;另一位是“大丰泰”掌柜杨锦元,一个外国商人背信弃义带货潜逃,他心一横,只身乘巨轮漂洋过海,历时一年半,追回全部货款,最终信守承诺,付清了供货商和工人的工资。对于他们的故事,刘峻峰和同事不仅找到实物佐证,而且还通过幻影成像的新形式,展现出了旧时“毛毛匠”艰辛创业、搏击市场的精神风貌。

刘峻峰介绍镇馆之宝——二龙戏珠水貂挂毯。白君 摄

不仅如此,刘峻峰征集来的、代表着阳原当代工艺巅峰的二龙戏珠水貂挂毯,更是引得同样布局毛皮产业的河北省辛集市、衡水市故城县及辽宁省等地的业内人士争相观摩学习,让这座国内首个专业化毛皮博物馆保持着高人气。

“这件金钱豹皮褥子和这件雪豹皮褥子颇有年代,极为难得。它们是一位曾在阳原工作10年的老教授观展后,捐赠的‘传家宝’。”刘峻峰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一件件藏品,眉宇间难掩自豪,也让听众感受到了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责任。

一座博物馆,更多地记录了阳原“毛毛匠”辉煌的过去。而如何不负使命,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延续辉煌,则是更需深思的问题。

“去年8月,我们起草的碎皮加工规范终于成为了河北省地方标准!”刘峻峰说。

刘峻峰介绍展品。白君 摄

刘峻峰讲述阳原毛皮文化。 赵晓刚 摄

2020年,为了提升当地毛皮行业整体竞争力,拥有更多市场话语权,加快推进河北省碎皮加工“阳原标准”成为了刘峻峰和同事们工作的新重点。源于筹建博物馆时建立的“好人缘”,很多老匠人都倾囊相授。尤其“根据皮张的柔韧度和弹性不同,一寸水貂皮缝33针,一寸獭兔或狐狸皮缝17针最为合理”等经验和盘托出,让他们起草的“阳原标准”更实用,可操作性更强。当毛皮碎料加工的产品分类、原料选用、褥片规格等一项项技术要求在反复推敲中确定下来,这部《毛皮碎料加工技术规范》初稿也随之完成。随后,在全省范围内向同行征集意见,邀请中国皮革协会等专业组织的专家现场指导……去年8月28日,这部凝聚了阳原“毛毛匠”集体智慧的《毛皮碎料加工技术规范》终于通过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自此,“阳原毛皮”这块金字招牌也愈发锃亮。

博物馆内的部分展品。 白君 摄

刘峻峰介绍展品。 赵晓刚 摄

“用碎皮加工的服装,怎么也不如整皮的好吧?”近日,一位游客在阳原县毛皮文化博物馆参观时,发出这样的疑问。

“皮草并不见得用整皮制成才高端大气,就如‘集腋成裘’一样,采用‘北路’精粹刀法,选取动物皮上同一部位毛质、颜色相近的碎皮加工而成的,同样是精品。”听到游客对碎料加工有误解,刘峻峰向她进行了详细讲解。

作为阳原毛皮文化的宣传者、推动者、传承者,刘峻峰接受采访时说:“我将在探索毛皮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传 真:0311-68090489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